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徐正光老師講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「一個客家種子,一點傳承希望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從文化的體驗與學習看六堆生活學院的無限可能


主講者:徐正光(六堆生活學院總召集人)
時 間:98年01月16日(星期五)10:30-12:30
地 點:屏東縣客家文物館三樓教室
文/潘怡伶(六堆生活學院志工)

文化是什麼?
文化是一種稻作的生活,是生活方式的留存,也是歷史的流程,因集體而生。
而客家人的生活尤其是六堆的先民們更具有「平地」的優勢,因著「平」面的發展,有了更多不一樣的生活方式。
客家人在中國大陸原居於江西南部、廣西東部及廣東東北部等三角地帶,過去曾和鄰近的畬族爭地,正如同不同族群間因地、因利而產生的摩擦;而摩擦帶來的不僅僅是流血的衝突,也有文化的交流,例如客家人在婦女的頭飾文化上就和相摩處的畬族相近。而客家人也因著傍山的地理形勢,群居而有防禦土樓的建築樣貌。

什麼是客家文化?
客家文化是一個演變的過程,是互相吸收、彼此融合而生。居於南方的客家人因為傳統家族型態的影響,必須供養多人口也因此投下許多勞力來耕作,並因而產生以「稻作」為核心的文化圈。
文化亦可分作兩部分,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。物質是以「工具」為主而發展,例如具有思想的人們去改變生活的農具,歷經不斷的研發與創造而有今日的物質文明。而精神在客家人的文化裡則是以「教育」為主,例如在萬巒劉氏宗祠外寫著「一等人忠誠孝子,二件事讀書耕田」可以看出客家人以「儒家」為主的中心思想和「晴耕雨讀」的傳統。
以台灣的客家文化來說,南部與北部也有著具體的相異;北部在地形上多為丘陵加上河川湍急,生活較南部客家人困難。另外,南部客家又以「六堆」為著名,「六堆」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單位;堆,代表了武力。同時,它也附著「家族」的概念,憑藉著子孫的繁衍生息凝聚力量,形成以姓氏為主的祭祀組織,在土地集體性的產業上更是高於閩南人。
「文化」於當今為常見的名詞,在歷史的發展與創新中我們也不停的回首,而歷史留下的痕跡更是選擇性的結果;面對無線資訊的流通,我們更應用多方面、多層次的角度去理解、明辨這些文化,始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取得歷史本身應有的價值與地位。

後記
建構一個鄉村學習與生活體驗的桃花源是六堆生活學院的目標,結合地方文化與生活經驗可以激發出更多不一樣的可能。徐正光老師從文化談起進而衍伸至客家的文化,因為唯有知道「什麼是客家?」的基礎課題才能延伸更多因著「客家」所迸發出的種種議題。
建立一個文化園區是對傳統客家文化的保存,讓民眾可以用「看」的去了解客家;而建立一個六堆生活學院則是對文化傳承及親身體驗的落實,是一種分享過後而創造出更多的交流。這也是「六堆生活學院」發揮影響力及其所存在的價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urvolunteer 的頭像
    ourvolunteer

    六堆生活學院志工隊

    ourvolunt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